三月伊始,冰雪消融。北方的冬天刚刚过去,树木还没来得及换上新装。在园中闲逛的时候,突然发现地面长出了三朵黄色的小花。凑近一看,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落叶中已经多了好些紫褐色的小脑袋,鼓鼓的,好像在为盛放积蓄着力量。这三朵明显是“好好学生”,已经率先露出了黄澄澄的花心。它们,就是早春植物——侧金盏花 (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
三位“好好学生”
说到北方的“报春使者”,侧金盏花绝对当仁不让。冰雪还未完全消融,就能在林下看到它的身影。它是毛茛科(Ranunculaceae)侧金盏花属(Adonis)植物。相传Adonis是古希腊神话中令爱神阿佛洛狄特(Aphrodite)和冥后珀耳赛福涅(Persephone)神魂颠倒的美少年,以Adonis来命名,足可见侧金盏花的貌美。不过,它初时只是一个个其貌不扬的花苞,藏在落叶堆里。等侧金盏花准备好了,才会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慢慢绽放,一小簇一小簇,在林下像一个个小太阳,非常耀眼。
侧金盏花的花苞(左)与盛放的花(右)
侧金盏花最外围紫褐色的部分,其实是它的花萼。花开时,花萼会逐渐变成淡紫色,露出金灿灿的花冠,以及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的雄蕊和雌蕊。有意思的是,侧金盏花的花冠还会慢慢长大,最大时,直径能达到3.5cm左右。
侧金盏花的花结构
一、“报春”的秘密
同样是花,莲在炎热的夏季盛放,菊花开在金风送爽的秋季,为什么侧金盏花要选择萧瑟的早春呢?难道它不怕冷吗?
这主要是因为,侧金盏花多生于林下,等到大树长得郁郁葱葱,春意盎然之时,再难晒到太阳。所以,为了争取充足的阳光,侧金盏花决定“错峰出行”!在大树还没长叶之前,侧金盏花开始绽放,在一片严寒中美滋滋地享受“专属日光浴”。因为顶着冰雪盛放的特点,也有人叫它“顶冰花”或“冰凉花”。
在冰雪中盛放的侧金盏花
二、如何“保暖”?
既然选择在春寒料峭时独自美丽,侧金盏花为了保暖,做了很多工作。
侧金盏花的植株很矮,开花时只有5-15cm,这样既避免了寒风袭扰,也可享受地表较高的温度。而且,深色系的花萼也能吸收更多的热量。神奇的是,侧金盏花富有光泽的花瓣会排列成凹面镜一样的结构,在晴朗的天气随着太阳转动,反射阳光来增加花心的温度。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它的繁殖器官(雌蕊和雄蕊)不受低温伤害,也为昆虫提供了一个暖洋洋的“自助餐厅”。
阳光下的“凹面镜”
蜜蜂、食蚜蝇都是这里的常客,来来往往地吸食着花蜜和花粉。偶尔,也有几只小蚂蚁,在硕大的餐桌上享受自己的甜点。用餐过程中,昆虫们也帮助侧金盏花传播了花粉,可谓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侧金盏花的访花昆虫食蚜蝇(左)与蜜蜂(右)
三、“错峰出行”的雌雄蕊
侧金盏花不光会和大树错峰出行,自己的花内部也会错峰出行。
它的一朵花,花期大概有一周左右。这期间,它随着太阳升起盛开,夕阳西垂时闭合,像古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如果赶上阴雨天或下雪,侧金盏花会选择窝在自己暖和的小房子里,绝不出门。
这一周里,侧金盏花雌雄蕊的出行时间井然有序。第一天,雌蕊先出行(成熟),突起在整朵花之上,花柱弯曲,柱头分泌粘液,而雄蕊乖乖地平躺在花瓣上,花丝较短,花药不开裂;等到第二天,雄蕊才开始出行(成熟),花丝伸长,逐渐直立向雌蕊靠拢,花药开裂散出花粉。这种雌雄蕊错峰出行的现象,被称为“雌雄异熟”,为侧金盏花异花传粉制造了机会。
不过,可能是早春温度较低,访花昆虫少,在之后的时间里,侧金盏花也会自花传粉,确保传宗接代顺利进行。
雌蕊先熟(左)与雄蕊开始成熟(右)
四、花开千万盏,盏盏并不同
东北地区的侧金盏花主要有两种,侧金盏花和辽吉侧金盏花(A. ramosa Franch.),大家可不要弄混了。
辽吉侧金盏花
在花蕾期,侧金盏花的花苞是紫褐色,叶子很小,开花后才会慢慢长大(先花后叶);而辽吉侧金盏花的花苞深紫色,周围有一圈紫色的小叶子,会跟着花苞一起长大(花叶同放)。
花苞:侧金盏花(左)vs辽吉侧金盏花(右)
它们的花也有些区别。侧金盏花的萼片与花瓣近等长,数量也与花瓣差不多;辽吉侧金盏花萼片的长度约为花瓣的一半,数量也打了个折,5片左右。
而且,侧金盏花的花期要比辽吉侧金盏花早一些,要不怎么是“报春使者”呢?
花萼:侧金盏花(左)vs辽吉侧金盏花(右)
想不到小小的侧金盏花,为了生存延续做了这么多的努力。它既是弱者,是森林底层的弱小生命;也是强者,有着底层生存的智慧,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中挤出了自己独特的生态位。
侧金盏花开了,它告诉我们,寒冬已经过去,春天来了!
林下恣意绽放的侧金盏花
参考文献:
1. 宋波等. 御寒高手 “增温”植物.
2. 何淼等. 野生及引种侧金盏花的开花物候与传粉特性.
3. 孙颖等. 侧金盏花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观察.
4. 陈士惠. 侧金盏花(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繁殖生物学研究.
基础信息部、科普部供稿。
作者:王力平,科研助理;李岩,工程师;黄彦青,高级工程师;于景华,研究员。
照片:王力平 摄
致谢:感谢何兴元研究员、陈玮研究员、曹伟研究员、张粤正高级工程师、苏道岩高级工程师等人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