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生态所在林龄与气候对东北森林干旱死亡的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
干旱导致大面积森林死亡的主要原因和驱动因素因树种而异,同时受到林龄和气候驱动因素(即高温、降水亏缺及其综合影响)的影响。然而,目前大尺度相关研究由于缺乏大区域高精度树种尺度的森林信息,仅能研究到植被功能型或林型,导致难以揭示树种级别的干旱死亡特征。此外,东北区域作为过去20年中国森林干旱死亡的热点区域,森林干旱死亡率与林龄的关系及其主要气候驱动因素尚不清楚。随着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强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亟需定量评估林龄与气候对东北区域和树种尺度森林干旱死亡的影响机制与模式。
沈阳生态所景观过程组助理研究员马天啸基于2000-2020年东北森林区域降水利用效率RUE和降水之间的关系,在树种和区域尺度上量化了东北森林干旱死亡率。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采用二项式分布函数拟合了林龄与森林干旱死亡率的关系,以及RUE和干旱指数SPEI分析了森林干旱死亡的气候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东北:1)2000-2020的森林年均干旱死亡率为0.49%,在以耐阴树种为主的区域相对较高;2)森林干旱死亡率与林龄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幼龄林和老龄林的相对高死亡率、中龄林的低死亡率(反向J型模式);3)森林干旱死亡的主要气候驱动因素是异常高温。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定量描述不同树种的年龄与干旱死亡率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量化框架,并阐明了高温和降水亏缺在影响森林死亡率方面的作用,对于定量分析和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干旱死亡动态及其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研究成果以“Age-related patterns and climatic driving factors of drought-induced forest mortality in Northeast China”为题发表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期刊上。景观过程组助理研究员马天啸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梁宇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486和3217156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201300-1)和沈阳生态所自主重大项目(IAEMP202201)等项目的资助。
图1 不同气候驱动因素对森林干旱死亡率的相对贡献
图2 具有不同优势树种的森林干旱死亡率与林龄的关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