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科学家代表团访问沈阳生态所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俄国际合作(NSFC-RFBC)项目(31811530080)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转化温度敏感性的微生物学机制:代谢活性,基因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资助下,俄罗斯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的Irina Kravchenko高级研究员Marina Sukhacheva高级研究员和V.V. Dokuchaev土壤所的Mikhail Semenov研究员于923至29日对永利娱高ylg060net进行了为期7天的访问和学术交流。俄方专家参观了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重点了解了野外实时监测土壤呼吸的装置和气象数据监测设备,与我所科研人员就如何在森林生态系统布置野外实验交换了意见。此外,俄方专家还参观了我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微生物资源菌种库等科研平台,苏振成正高工向3位俄罗斯科学家介绍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仪器运行状况和微生物菌种收录概况、保存条件等,双方就目前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所需的主流仪器和配备试剂盒进行了讨论。 

  访问期间,俄方专家考察了土壤化学组、微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微生物组、微生物生态与技术等学科组的实验室。土壤化学组王汝振副研究员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元素分析仪等大型仪器的运转情况;微生物资源与生态研究组徐明恺研究员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展的玉米秸秆微生物降解试验、微生物发酵小试装置及微生物源"超抗原"生物制剂研发等项目;环境微生物组徐慧研究员、孙浩博士介绍了微生物技术处理制药废水和土壤噬菌体微生态学研究;微生物生态与技术研究组张颖研究员简短介绍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发经过和应用项目。俄方专家对目前我所的在研项目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称赞沈阳生态所不仅理论研究扎实,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929日,项目合作者李慧研究员及土壤化学组全体师生与俄方专家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微生物生态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李慧研究员、杨山博士介绍了中方初步研究结果,包括研究样地的选取、东北天然阔叶红松林分布特征、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纬度梯度格局和季节变异结果及可能的微生物学机制,双方详细讨论了技术细节,包括采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引物偏倚性问题、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功能基因时所采用的简并引物、功能基因芯片在微生物群落功能分析上的应用等专业问题。俄方专家建议,将目前所获得结果进一步进行数据挖掘,争取发表高水平论文。 

  Irina Kravchenko高级研究员和Mikhail Semenov研究员在访问期间还面向全所作学术报告。Irina Kravchenko高级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Microbial oxidation of atmospheric methane in native and agricultural soils”,重点关注耕作和非耕作土壤甲烷氧化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种群组成及其影响因素;Mikhail Semenov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Physiological state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determined by soil DNA- and RNA-based analyzes”,探讨了土壤中定量提取DNA可作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代表,指出DNARNA比率可作为衡量微生物群落生理活性状态的一个指标。共有50余位师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参与讨论。当天在我所访问的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的Ember Morrissey博士也参加了报告会。 (图文:土壤化学组)

 

考察长白山站

 

 

考察长白山站样地

 

苏振成正高工介绍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仪器平台

 

 

 

俄方专家与土壤化学组全体师生进行学术交流 

 

 

俄方专家作学术报告

 

 

 

徐慧研究员介绍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项目

 

 

 

徐明恺研究员介绍微生物源"超抗原"生物制剂研发项目

 

 

 

参观新园区并与张颖研究员及学科组作简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