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至12日,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在北京怀柔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等8家单位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和怀柔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承办。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阎奋民,国科大副校长、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周琪,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共4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主持了开幕式。 中科院洪德元院士、傅伯杰院士、高福院士、高吉喜研究员、樋口広芳教授,杨锐教授、王丁研究员、白永飞研究员8位专家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分别就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划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与方法、野生动物与公共卫生等方面进行介绍。 本届学术会议分为12个专题研讨会,共有123位报告人介绍了涉及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展示了科学技术成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贡献。郝占庆研究员作为专题一“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群落构建机制 ”的召集人,介绍了本专题设立背景和近10年的发展趋势,王绪高研究员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赖江山博士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专题报告。原作强副研究员、博士生王芸芸和王绪高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碳库关系: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例"、"性别系统多样性的共存机制的探讨"和" Stochastic dilution effects weaken deterministic effects of niche-based processes in species rich forests "的学术报告。10月11日晚,原作强副研究员参加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Sino—Bon)——林冠专项网的工作研讨会。 本次会议从报告内容来看,研究进展喜人,尤其研究生的工作有独立性很出色;海洋生物多样性领域、国家公园等热点议题关注度较高,众多专家和机构参与;热点议题讨论热烈、传播迅速,如对于大熊猫保护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这一消息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 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始办于1994年,此后每2年举办1次,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会议主要宗旨是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学术研究和交流。 (文、图/天然林生态组 原作强等)
郝占庆介绍专题背景和趋势 王绪高主持专题报告会并作报告 原作强作报告 王芸芸作报告 我所参会人员合影 |
10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北京生态学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25个省、市、自治区的280多人参加。会议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学邱英雄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Akihiro Nakamura副研究员作了大会报告。邱英雄通过比较分析近年来的东亚第三纪孑遗植物的种群遗传学与亲缘地理学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它们的谱系地理格局式样,分析其形成的共同地史或气候原因,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Akihiro Nakamura介绍基于森林塔吊平台已经开展的林冠研究,并思考基于全球林冠网络和宏基因组学和遥感等技术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有34位报告人就生态系统多样性监测、动物多样性监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监测、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土壤动物监测等专题作了精彩报告。生态系统多样性监测专题共6个报告,监测对象涉及湖泊湿地、红树林和山地灌丛等,并介绍了监测数据汇总和管理的方法。动物多样性监测专题共7个报告,监测对象涉及无脊椎动物(昆虫)、高等脊椎动物(鸟类、兽类)的监测,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卫星定位追踪技术、水生声呐监测技术等新技术已被应用于野生动物监测,监测尺度已从局域逐步扩展到区域乃至全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监测专题共3个报告,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现状与问题以及不同气候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监测。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共6个报告,围绕遥感生物多样性监测应用和发展趋势、遥感生境监测、遥感在生物多样性评估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土壤动物监测专题共12个报告,监测对象涉及蚯蚓、线虫、甲螨、跳虫、蜘蛛、少足动物等类群,监测地区和生态系统涉及森林生态系统、北方草地、内陆盐碱地、干旱荒漠绿洲区等。在此基础上,专家们对在我国开展土壤动物监测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我所李琪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北方草地土壤线虫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的学术报告。
李琪作报告
10月14日,第十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北京生态学学会协办,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2016年海峡两岸会议资助。本届会议共有来自海峡两岸17个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和相关单位的170 多人参加。作为两岸重要的学术交流也是推动生态学进步的重要会议,本次研讨会一如既往地呈现了网络近期的重要研究成果;同时对于网络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大会报告阶段,华东师范大学张建教授以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的数据为例,介绍如何利用大数据来研究物种分布、物种灭绝风险、森林演替动态等问题,并探讨大数据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潜力。中山大学储诚进教授介绍了物种共存机制相关理论及其发展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专题报告阶段,26位报告人就森林动态与更新、碳和种间关系、空间分布格局、多样性与维持机制等议题做了精彩报告,与会代表就所关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王绪高研究员和原作强副研究员分别主持了“多样性与维持机制”和“碳和种间关系”专题的报告,我组博士生匡旭、王芸芸和房帅分别作题为"密度制约与群落结构间的关系"、"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temporal beta diversity in two temperate forests in Northeastern China"和"Variation and synchrony of tree species mast seeding in an old-growth temperate forest"的学术报告。
匡旭作报告
房帅作报告
专题报告结束后,有4位报告人从森林动态监测网络向境外拓展、基于森林塔吊平台开展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站点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和群落构建的大样地研究途径的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示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前景,受到与会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