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盐碱酸性土壤产能提升”选题建议已经院党组会议审议通过。根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管理办法》(科发规字〔2022〕29号)及其实施细则(科发规字〔2022〕47号)相关要求,现面向院属单位择优遴选专项依托单位和专项负责人,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大需求
增加后备耕地资源,提升地力产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包括盐碱地、酸性红壤、草地、裸土地等,其中盐碱酸化土壤障碍程度强烈,类型复杂多样,是我国后备耕地开发和土壤改良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通过消减强烈土壤障碍,培育耐逆适生植物品种,有效拓展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储备,提升土壤产能,科技支撑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研究内容
基于土壤“控盐改土”和植物“抗盐耐逆”相向而行的指导思想,以挖掘后备耕地资源、提升土壤地力、新增粮食产能为目标,破解我国滨海盐碱地、内陆盐碱地由于极端障碍导致开发利用难度大、产能低下的难题,研究土壤盐碱障碍发生机理和削减技术,建立耐逆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在代表性区域开展中重度盐碱土壤障碍消减、耐逆作物育种的规模化应用示范,研究提出我国盐碱地长效利用路径与行动方案。
针对耕地酸化问题,以提升南方红壤产能为目标,开展控酸抑铝等技术攻关,在代表性区域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
三、目标及应用场景
突破中重度盐碱地长效精准控盐、耕层速构和长效保持等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适用于盐碱地的高产、优质、抗逆、适宜机械化生产的耐逆作物/植物新品种;建立高分辨率的全国盐碱障碍土壤清单,形成产能潜力与利用效益评估体系及综合开发利用方案;在滨海盐碱区、西北内陆盐碱区创建立体治理与生态利用逐级放大示范点,实现中重度盐碱地改造至中等耕地的周期大幅缩短,作物或饲草产量达到常规单产水平,技术累计辐射7000万亩以上。
开展南方酸化顽固红壤区精准降酸、靶向控铝和长效抑酸等关键技术攻关,大幅提高控酸时效,显著降低活性铝,提升耕层综合肥力,在典型性区域建设示范区,技术累计辐射3000万亩以上。
四、经费体量
按照《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管理办法》《中国科学院前瞻战略科技先导专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相关要求,合理提出专项经费需求。
五、申报要求
1.专项实行依托单位负责制。依托单位须为具有法人资格的院属单位,能够负责专项各项管理工作的具体推进和落实,做好统筹协调,提供配套支撑条件。
2.专项采取“行政指挥线”“技术指挥线”双线并行管理模式。双线负责人共同作为专项负责人。“行政指挥线”由专项依托单位和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专项依托单位负责人担任专项总指挥;“技术指挥线”设立专项总体组,由总工程师担任组长。
3.专项负责人应为人事工资关系在院属单位的全职科研人员,优先选用有情怀、有能力、敢担当的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担任,其中专项总工程师年龄在2023年1月1日前应未满55周岁。专项负责人应将主要精力用于专项组织实施,原则上不得牵头承担其他先导专项各级任务和院内重大科研项目(人才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除外)。专项负责人不得因申报新项目而退出在研项目。
4.候选专项依托单位填写立项申报书和候选专项负责人推荐表(详见附件),其中立项申报书原则上不超过5000字。上述材料电子版以邮件形式发送至联系人邮箱,纸件一式三份经候选依托单位盖章后提交至科技促进发展局,申请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12日下午17:00。
5.材料初审通过后,由候选专项总指挥以PPT形式进行汇报答辩,汇报时间为20分钟。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联系方式
科发局联系人:曾艳 010-68597257
所内联系人:聂志文 83970315
科技处
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