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3月,在项目首席专家何兴元研究员和项目办公室统筹安排下,在已有示范、推广基地基础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森林区生态保护及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团队紧密与相关县域开展技术成果对接活动,以提升项目影响力、助力县域生态修复工程与林农经济转型发展。
2月27日,在何兴元研究员主持下,吉林省东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赫岩、副县长鲍刚、东辽县林业局副局长崔英健等一行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团队齐聚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就辽河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遇到的技术问题开展咨询和对接。面对地方面积大、单一发展蒙古栎林发展蚕业的初期规划,何兴元研究员、于景华研究员、赵恒田研究员等提出,在同一地域大面积发展同一产业,必然带来极大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建议东辽县政府依据生境适宜性原则,以主体需求为导向,多元化发展:在邻近水源区域,以水源涵养林为主并结合旅游;远离水源区域以蚕、果、菜、花、药等不同的生态经济型水源涵养林为主,注重林下种、养殖以及产业延伸以避免伤农,注重降低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以提升经济效益,注重社会资金的引入以减轻政府压力、提高造林成活率等。对此,东辽县政府认为,专家团队为东辽县水源涵养功能生态修复、林农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新颖、可行的思路,且在产业平衡发展、保持动能方面考虑非常周全,希望专家团队有机会亲临东辽调研指导。
3月15日,国家级贫困县——吉林省安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朴龙云一行就当地退耕还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团队骨干王振月教授、郜玉刚教授、张悦研究员等在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座谈。27日,在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员姜明副所长带领下,于景华研究员、于立忠正高工、陈玮研究员、张悦研究员等项目骨干亲赴安图,与安图县林业局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深入交流。安图县杂交榛产业规模尚小但发展势头良好,于景华介绍了应用助剂减药技术降残提质、禽类林下养殖除草除虫、扩大株行距保持通风并降低病害发生机率、萌蘖分根快速营造大果榛子园、扦插繁殖规模化扩繁抗寒品种等系列建议和项目已成熟的技术成果;对于正在计划打造的玫瑰谷,于景华提出,必须确保引入品种的准确性以确保下游效益延伸,并表态可以提供成熟技术经验指导当地玫瑰的加工产业发展。对于延边州努力打造油用牡丹产业但屡屡失败,陈玮研究员分析指出,当地错误引入了非抗寒品种,建议引入紫斑牡丹以提升抗寒性和观赏价值;对于已大面积发展的红松果用林空仁率过高问题,王元兴高级工程师明确指出,这是在嫁接时选择亲缘关系过近的人工林穗条所致,项目建立的厚度选育、品系间搭配等丰产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面对安图县对技术的渴求和资金的匮乏,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虽然各课题或任务的试验示范基地已全部落实,但愿意付出精力,支持安图县相关产业的发展。
除上述项目集体组织的工作,近期,项目团队成员也与各地政府频繁开展技术对接活动,力求最大范围内宣传、示范和推广重点研发计划成果,支撑各地生态修复事业,造福更多林农。 (林木繁育组)
与东辽县人民政府开展技术对接工作
与安图县人民政府开展技术对接工作
调研安图县试验性非采暖节能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