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再创佳绩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结果现已公布。本年度我所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申报项目116项,获批项目42项,资助率为36.21%,较去年增加72017年申报103项,获批35项,资助率为33.98%,直接经费2562万元),获得直接经费为2593.97万元,总经费预计约3107万元。本年度获批项目在重点项目和人才类项目延续上年度良好态势,其中重点项目2项(朱教君研究员、王清奎研究员),优秀青年基金1项(吕晓涛研究员),面上项目27项,青年基金项目9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按学部分类,生命科学部获批21项(重点2项,优青1项,面上11项,青年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资助率为36.21%;地球科学部获批21项(面上16项,青年4项,国际合作1项),资助率为45.65%,较去年增加13个百分点。(资助项目名单、资助率所内公告栏 

    

  部分获批项目介绍 

  (一) 重点基金项目 

  1. 阔叶红松林红松天然更新障碍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朱教君研究员) 

   

  森林退化是十分严峻而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我国东北林区,大面积原始林退化形成次生林已成为森林资源的主体。前期调查发现,区域顶极植被之一——阔叶红松林内红松天然更新受到优势树种所占比例影响,红松更新存在障碍;而明确红松天然更新障碍机制,是促进次生林快速恢复/正向演替和原始林有效保护的关键。为此,本项目以阔叶红松林核心分布区——长白山露水河和小兴安岭凉水为试验调查区,通过长期定位观测与遥感监测、野外控制试验与室内分析等手段,重点研究:1)阔叶红松林红松天然更新障碍类型与特征,并确定对应更新障碍的红松占比阈值;2)明确不同红松占比阔叶红松林结构对降雪再分配及更新生境的影响规律;3)从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生长/建植等方面,系统揭示阔叶红松林内红松天然更新的障碍机制。研究结果为促进红松天然更新、理解森林退化机制、加快次生林向顶级群落方向恢复、以及明确区域顶级植被发展方向、科学保护阔叶红松林提供重要参考。 

  2. 杉木人工林SOM形成与转化的生物学控制机制(项目负责人:王清奎研究员) 

     

  我国人工用材林较低的生产力严重影响了国家木材战略安全,其根本原因是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不高。因此,提高土壤有机质是人工林地力培育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形成与转化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制约了我们对土壤有机质的培育与调控。鉴于此,本项目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依托DIRT、施肥、间伐等长期控制试验,结合野外调查和模拟试验,以凋落物-微生物-土壤有机质为核心,采用13C示踪、PLFA、团聚体分级、GS-MS等技术与方法,通过研究凋落物碳的分配与稳定、微生物残留物续埋效应、凋落物同化与激发的动态平衡等过程,探讨凋落物和微生物所驱动的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转化过程,解析它们对养分管理、树种组成、采伐等经营活动的响应,最终阐明土壤有机质形成与转化的生物学机制及其调控。本项目的研究将为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和林地地力的培育与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促进我国人工林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与经营。 

  (二)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生态系统生态学(项目负责人:吕晓涛研究员) 
     

  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功能,植物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申请人围绕以氮沉降影响养分循环的植物调控机制为主体的科研方向,立足草原生态系统,从多个层面开展研究:1)厘清了氮沉降的量和频率对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其年际稳定性的影响,阐明了低沉降频率加速物种丢失的内在机制;2)揭示了氮沉降对草原植物氮磷养分动态耦合的影响机制,探明了氮沉降促进生态系统磷循环的植物调控途径;3)明确了环境条件在调控植物养分性状对氮沉降响应方面的作用。上述研究深化了关于氮沉降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认知。申请人已发表SCI论文76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29篇。全部论文被SCI文章他引578次;2017年被引240次。获批草原生态系统生态学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项。作为前期工作的延续和扩展,本项目拟综合考虑氮沉降带来的群落组成和物种养分性状变化,揭示氮沉降影响养分循环关键过程的植物调控机制。  (科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