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木材林产品(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NTFPs)既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林农维持生计的重要经济来源,因此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背景下,林区已基本完成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转变,进一步使林区依靠单一木材生产为主的经济陷入危机,加剧了林农的生存压力和林农对非木材林产品资源的无序利用,从而导致资源濒临枯竭。如何维持和保护非木材林产品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稳定可持续利用是亟需解决的难题,而明确非木材林产品可持续采收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于非木材林产品可持续采收受到物种生活型、采收部位以及采收强度等因素影响。因此,目前仍缺乏对非木材林产品可持续采收方式的系统研究。
基于此,我所次生林生态与经营组选取辽东山区重要非木材林产品资源辽东楤木(Aralia elata)和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五种不同采收强度(对照、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探究采收强度对春季采收期刺五加、辽东楤木可利用器官(嫩叶、嫩芽)产量、植株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研究表明刺五加可利用器官增长率和植株生长在轻度采收处理(采收全部嫩叶的25%)下显著高于其他采收强度处理;辽东楤木植株高生长和种子千粒重仅在极重度采收处理(采收全部嫩芽)下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不采收嫩芽)。因此,刺五加和辽东楤木可持续利用的最适采收强度分别为轻度采收强度和重度采收强度。该研究为辽东楤木/刺五加的可持续采收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并为建立其他非木材林产品可持续采收规则提供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