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继承和发扬农业支部优良传统和作风,农业中心第一和第二党支部结合科研工作实际,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战略目标和研究所“十四五”规划,于2022年1月24日组织支部党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黑土粮仓)”召开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学术交流论坛。沈阳示范区在生态所第一会议室设置分会场,农业支部党员、示范区模式负责人及任务骨干等30余人集体参会。
本次学术交流论坛为了增强“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各攻关任务和示范区的交流与合作,聚焦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凝练高水平成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保护好东北黑土地。会议分为两个部分。上午由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副所长武海涛研究员主持会议。首先,由中科院科发局王竑晟常务副主任和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曹晓风院士致辞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所长,专项首席科学家姜明研究员介绍了2021年度“黑土粮仓”专项实施总体进展。接着,中科院东北地理所贾仲君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窦森教授、中科院沈阳生态所张旭东研究员、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关义新研究员、韩晓增研究员、张兴义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汪景宽教授、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站长及吉林省黑土地质量保护检测中心李德忠主任等8位专家,分别从土壤微生物、土壤有机质、保护性耕作技术及作用机理、土壤侵蚀防治、耕地质量评价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做了论坛特邀报告。下午由来自于6个攻关任务和7个示范区的共13位青年骨干就各自项目及示范区的工作情况做汇报交流,相关专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沈阳示范区“旱地土壤保育与产能提升”模式首席专家张旭东研究员做了“保护性耕作作用机理再认识”的特邀报告,针对如何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提升改良土壤质量等科学问题,结合团队15年来深入系统开展的东北黑土保护性耕作研究成果,深入地讲解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固土增碳、培肥增效、防风抗蚀、抗旱保墒、提升产能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团队的长期实践结果为国家黑土地保护战略的部署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我所朱雪峰特聘研究助理代表沈阳示范区在青年论坛上做了“土壤微生物碳泵与黑土地力提升”的精彩报告,汇报了沈阳示范区在前沿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引起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