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种质资源采集及种子捕食率研究

一、研究背景

草地是我国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占国土面积的40%。我国北方草地约3.2亿公顷,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80%,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很多草地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还有一些草地植物是作物的近缘种,它们的优良基因对于作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草原开垦等人为活动影响,草地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退化,表现为生产力下降、优势种比例降低、杂草比例增加等。草地种质资源保护已经迫在眉睫,而种子是最方便保存的基因库。草地植物种子采集和保存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草地恢复及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种子是高等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同时也是许多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食物来源。野外种质资源采集时发现,我国北方草地植物种子传播前捕食现象普遍而严重。草原不同植物种子捕食率差异如何?哪些物种容易受昆虫捕食?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草地植物种子捕食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草地植物适应与进化、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过程,可以为草原保护和作物病虫害防治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二、研究目的

1.让学生了解种质资源采集的方法、步骤和过程,适宜的采集时间和种子状态。

2.探究不同草地植物种子的捕食率差异及其原因。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