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适应机制”召开项目启动会暨课题实施方案论证会

 2021年4月9日,由永利娱高ylg060net(以下简称:生态所)牵头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适应机制”(2020YFA0608100)召开项目启动会暨课题实施方案论证会。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何兴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员、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王高峰教授、北京大学贺金生教授、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段晓男处长、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张月主管、王灿发博士组成专家组,于贵瑞院士担任组长。项目首席科学家、生态所所长朱教君研究员、课题负责人和课题骨干、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于贵瑞院士和生态所科技处处长王绪高研究员主持。
  首先,王绪高研究员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会议目的和项目基本情况等。张月主管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的角度,希望项目严格按照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经费管理、档案管理、成果管理等。
  随后,项目首席科学家朱教君研究员从国家需求与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任务分配、预期目标与预期成果、研究方案与管理保障等四个方面汇报了项目总体情况。四个课题负责人详细汇报了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专家组听取汇报后,分别对项目和课题的汇报内容进行了认真地评议,对项目内容设置、关键科学问题把握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对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于贵瑞院士等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应在“任务重、经费少、挑战大”的现实面前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突出项目和课题的研究重点,每个课题应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1-2个科学问题和亮点成果;要突出本项目的特色——人工林树种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加强课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实现多尺度整合;加强利用野外台站已有长期观测数据的集成和成果凝练,为提出人工林生态系统应对全球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的对策咨询建议做出贡献。
  最后,项目组根据专家的建议和要求,进行内部讨论,就课题间协作、研究任务分工、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成果凝练等事宜达成了共识,进一步明确了每个课题骨干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形成《项目和课题管理办法》,为接下来的课题启动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项目由永利娱高ylg060net牵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5个单位参加。项目针对全球变化背景下,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存在的质量低、稳定性差、功能不可持续等关键问题,依托国家和各部门森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网络和现有人工林长期定位研究基地,设置四个课题,围绕“多尺度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对全球变化的敏感性及阈值”、“适应全球变化的水力结构和关联地上-地下养分循环互作机制”、“全球变化背景下人工林质量/稳定性评估与提升技术体系”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究,以期明确全球变化对多尺度、不同年龄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过程;探讨人工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适应的生理生态和养分循环机制;综合评估人工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脆弱性和生态/气候适宜性现状,甄别存在的问题;模拟预测未来不同全球变化情景下人工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制定应对全球变化的人工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对策方案,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附件下载: